最近同事的小baby進入要吃副食品的階段,
跟她聊起樂樂小時候吃副食品的事情。
於是乎挖出兩年前研究副食品的一些小心得,來分享一下~

一般人最常犯的錯就是把米精/麥精加入奶粉裡一起泡奶,其實這是不對的!(請看下面第7點)

●添加副食品的目的:
1. 提供奶類所不足的營養
2. 訓練咀嚼和吞嚥
3. 逐漸適應成人食物及飲食方式

●添加副食品的注意事項及建議:
1. 每次只添加一種新食物,每一種食物要連續給4~7天,觀察有無過敏反應(例如長紅疹、腹瀉、嘔吐等)。
給予副食品要循序漸進,每次一、二茶匙開始,逐漸增加。
如果一次嘗試太多種食物,發生過敏時,會不知道小baby到底對哪一種食物過敏。如果出現過敏的身體反應,則應暫停該食物一至兩個月後再嘗試,或向醫生諮詢。
如果沒有過敏反應,則可以將該樣食物列入可繼續餵食的安全名單。

2. 試過4~5種不同的食物後,可以混合餵食。

3. 開始餵食糊狀食物(例如米糊、果泥等)時,應以湯匙餵食,避免將食物加入奶瓶內一起餵食。

4. 水果可先嘗試蘋果、梨子、香蕉等較不易引起過敏,且容易被小baby接受。(柳橙類容易是過敏原)
純果汁要加開水對半稀釋。

5. 蔬菜可以先試紅蘿蔔(因為有甜味),再試菠菜汁,綠花椰菜。

6. 肉汁。

7. 米精、麥精不要加在牛奶裡用奶瓶餵,會增加baby的消化負擔。應以水或奶調成米糊、麥糊。

8. 如果不吃市售米精,要用生米煮稀飯給baby吃最上面的米湯(也就是台語所說的"暗")。米粒的部份要baby七月個才能吃。

9. 有過敏體質的父母,要注意別太早給baby吃蛋白,7~9個月給baby吃蛋黃就好。

10. 未滿7個月不要吃有油的,以免腸絨毛受損,影響將來吸收。(例如大骨稀飯、小魚稀飯)

11. 選在寶寶較餓的時候餵食較易成功,例如吃奶前一小時,先吃固體食物再喝奶。

12. 副食品的餵食時間最好固定下來,一天二次,例如上午/下午,或下午/晚上。

13. 如果baby拒絕張口、將頭轉開或哭鬧起來時,勿強迫餵食。可暫停一至二星期後再試。

14. 如果baby僅露出皺眉和嫌惡的表情,並未明顯推拒時,可能只是不習慣新的食物,應多嘗試幾次,讓他習慣,勿輕易放棄。

15. 餵食時的氣氛應保持輕鬆愉快,如果吃飽了就應該停止、不要強迫寶寶將準備的食物全部吃完。

16. 稀飯是很好的半固體食物,但僅用大骨湯煮稀飯營養和熱量均不足,必須添加其他食物(如蔬菜、根莖類、蛋黃、肉類等)在內。

17. 寶寶的大便中若出現未消化的食物如豆子或玉米的皮、蔬菜的纖維等,都是正常的,不必因此停止餵食。

●添加副食品的順序:
液狀→糊狀→泥狀→碎丁→塊狀


《我的副食品經驗與心情分享,請看這篇:【回顧】屋簷下的副食品經驗與心得分享
arrow
arrow

    天空媽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